記得小學一年級剛要入學,我們家離學校要經過二個大馬路及幾條歪七扭八的小路,大約要走20幾分鐘才會到,第一天報到時我爸爸帶著我走,他說:「今天帶你走一次,明天起你要自己上學哦!」才七歲的我當時著實嚇到了,但也因為這樣,我緊張著邊走邊認真的記路線,放學時爸爸來接我,叫我走前面牽著他走,我們順利回到家了,當時的我很開心,但我爸沒說什麼,我有點失落。
第二天我真的自己走到學校也自己回到家,沒想到這個時候我爸才說:「你好棒,早上我有跟在你後面你知道嗎?」我說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因為害怕而當下很認真邊走邊記的過程,確實很快就學會了上學的路,看來有時候有些事真的要在有壓力及恐懼之下才會學得快。
從這次的東京奧運我們看到很多很激勵人心的故事,獲得個人全能體操銀牌的鞍馬王子李智凱說:「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別人堅持得更久一點」。才19歲就獲得混雙銅牌的桌球神童林昀儒說:「我不是天才,我唯一休息的日子,就是上場比賽的那一天」。
「天才」兩個字說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卻因為這兩個字抹煞了他們多年來一步步的努力,好像他們從出生不用努力就擁有這些能力一樣,沒有人天生就是天才,都是因為有夢想所以告訴自己為了要達成自己的目標而去努力得來的結果,而所有值得喝采的人,他們之所以能有此成就,都是因為邊做邊學,把所有的努力都堅持在同一件事上面。
七年前的這個時候,我生病了,突如其來的一場病,讓我莫明的茫然,但也因為這個突然,讓我學會從茫然變安然,我從沒想過我的人生中會穿插這一段那麼刺激的篇章,所以也從來沒有先學會如何面對癌末的人生,很多事都是遇到了才去學,因為我不想我的人生就這樣被這場病安排在二年內消失在這地平線,所以在這幾年我邊治療邊學習,我學會了養生、養身、養心、養性、養病,現在滿七年了,這就是我的「七年之養」。
我學習養生—
生病後不再像以前因為工作而毫無章法不定時的亂吃,造成身體不是營養不良不然就是酒肉過度,因為治療的過程很需要適度的營養,所以我學習如何調整生活坐息及治療中的正確飲食,把養生變成日常,透過正確的營養觀念來調理身體,然後順利完成療程,也讓養生變成一種習慣。
我學習養身—
因為副作用造成長期疲倦肌肉流失,為了提升體能及完成療程,我開始訂下每日運動的時程,除了住院時期,其他時間我再疲乏也會動起來,連下雨天也不休息,也因此慢慢地讓身體擁有更大的能量來對抗病魔。
我學習養心—
相信大部份病友常常都會處於焦慮及恐懼之中,也因為這樣而讓治療效果打折,我學會心態改變,沒想到我的世界也跟著轉變,我變快樂了,這樣的轉變讓癒後完全比醫生預期得還要好,原來心態的轉變真的很重要也很有力量。
我學習養性—
以前因為自我要求高,工作總是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有時會因為急促、暴躁而失誤,有時會熬夜逼自己一定要完成到一個階段,結果卻是傷了身體也沒把事做好。治療過程中躺在病床上什麼事也不能做,我開始調整心性,回到公司工作時開始學會放慢腳步不急不徐,沒想到突然感到好放鬆,然後事情完成度更高,原來有些事「慢慢來才會快」。
沒有人一出生就什麼事都會,很多事都是邊走邊學,邊學邊做,而學習的背後一定有你想要完成的夢想才有動力,就像東奥的選手都是為了想要站上運動家最高的殿堂而努力,一學就是十年、二十年,一個念頭就是一輩子,我也想在人生的比賽中站上自己最高的殿堂,那個最高殿堂就是陪家人更久的時間,那就是我人生的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