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院通知我罹癌消息的時候,我極度震驚,我年輕、不喝酒、不抽菸且周圍也沒有二手菸,每年健檢報告都沒有紅字,但我的肺部卻長出腫瘤,進一步切片檢測結果:肺腺癌第四期。在此之前,充沛的體力和近乎完美的健檢報告,讓我認為自己是健康寶寶,直到癌症突然出現(其實已經潛伏在體內許久),把我從美好的夢境中搖醒…..無論我是否願意,它就是發生了。
大哭一場後,我想起了過往教會朋友與我分享的一段祈禱文:
在心中默唸數次後,我的內心逐漸恢復平靜,開始接受自己罹癌的事實。病情快速惡化,止不住咳嗽,三天兩頭就要抽一次肺積水,無法平躺睡覺(會喘不過氣),只能靠強烈的求生意志支撐我;幸而在化療開始後,病況得以有效控制。鬼門關前走一回的我,開始自我反省,為什麼看似健康的身體會出現這麼嚴重的疾病?
那時醫療常識不足的我,趕緊透過閱讀大量癌症相關書籍和瀏覽國外癌症網站資訊來補強,當下的信念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目標也很明確—我要站上存活曲線的長尾巴上。
不少癌症病患在確診之初,心理上都很難接受,不停地問:「為什麼是我?」鮮少有人認為是自己應得的。於是有人會開始怨天尤人、責怪上天的不公、黑心食品商、環境汙染等,總之都是因為他人、外在環境的問題導致自己生病,但真的是這樣嗎?
癌症之所以難對付,是因為它不是外來的病毒或細菌所引起,而是身體內的正常細胞,受到環境刺激後突變而成。當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時,能自動發現異常細胞並予以清除,維持健康。之所以會有癌症,就是身體的免疫力不足,無法啟動修復機制,時間一久,便會形成惡性腫瘤;或是導致癌細胞生長的刺激愈來愈強,癌細胞的數量增長太快,免疫系統清除速度無法趕上,也會造成癌症發生。
因此,想要清除體內的癌細胞,除了積極接受正規醫療外,病患必須痛定思痛,徹底檢討為什麼自己體內的環境會惡化,導致細胞不正常分裂而形成腫瘤。從飲食習慣、生活作息到心理層面的情緒及壓力等各面向一一檢討,找出自己罹癌的可能原因,然後開始調整、改變,朝著減少致病因素的方向去努力。雖然2015年初科學期刊《Science》上刊出一篇名為”罹癌因為運氣差”(TheBadluckofCancer)的研究結論,指出罹癌原因是運氣不好,但主流醫學還是認為環境因素和基因遺傳對是否罹癌影響較大。
許多慢性病和癌症都是我們咎由自取的後果,長期不良的生活型態將自己的細胞置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不是說你今天熬夜又吃垃圾食物,明天就會立即患病。但長期下來,就算沒出現癌症,慢性病也極有可能找上門。病患如果一直延續過往的生活型態和飲食,光靠藥物就想要治好疾病,那是不可能的。藥物只是暫時將病情壓制住而已,難保沒有再發作的一天。
蘇格拉底說:「一個沒有檢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內省不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麼,最重要的是透過它了解自己真正的意圖。」
反思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痛苦的過程,因為它就像是為自己進行一次「解剖」。對生病的人來說,這種解剖是非常必要的,尤其病越重的人越該深入進行。思考自己過去的經歷,提煉精華,指導未來行動,才能讓自己有所進步。
你最近一次自我反省是什麼時候呢?不妨現在開始養成定期反思的好習慣,透過一次次的反思,不斷自我迭代,成為更好的自己。